圖為天津濱海高新區合源生物商業化生產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工作。合源生物供圖
◎本報記者 陳 曦
“我們公司此次獲批上市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是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19
CAR-T細胞治療新藥。這將為成人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帶來突破性的臨床治療選擇。”11月21日,天津濱海高新區企業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源生物)首席執行官呂璐璐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合源生物取得的成果,也是近年來天津濱海高新區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加快建設京津冀特色“細胞谷”的一個縮影。天津濱海高新區持續在創新藥物、細胞產品、醫療器械、醫藥服務等領域的產業集聚發展方面升級加力。
構建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閉環
2021年11月16日,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科技園正式揭牌。
作為國內免疫細胞治療藥物自主創新企業的代表,合源生物成為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首批合作企業,與之一起成為合作企業的還有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和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7家高新區生物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
據了解,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是天津濱海高新區科創平臺體系建設的一部分。依托“一核一帶一圈”產業空間布局,高新區啟動“一實驗室、兩基地、四中心”的科創平臺體系建設,出臺了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雙九條”政策,在原始創新、產業轉化、先行先試、檢驗檢測、科學監管等方面實現全面布局,構建從創新鏈到產業鏈完整閉環。
“自2021年正式揭牌成立以來,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積極推進‘從0到1’的原始創新和‘從1到N’的成果轉化。”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周家喜介紹,實驗室已經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項目合作,構建全鏈條轉化生態體系。
如今,天津濱海高新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已孵化轉化落地項目20余個。合源生物核心產品CNCT19細胞注射液獲批上市,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一類創新藥泰普格雷片腦卒中適應癥獲批Ⅱ期臨床。
統籌協調資源要素助企業發展
由于生物醫藥產業具有技術含量高、開發周期長、產業風險高、產業投入大、產品回報率高等特點,致使生物醫藥企業在成果轉化的過程中經常面臨融資困難、人才短缺等諸多難題。
針對這些難題,天津濱海高新區從空間載體、專業人才、政策創新、金融賦能等方面入手,通過綜合統籌協調資源要素,逐步完善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生態。
目前,天津濱海高新區已經與海河產業基金合作設立了信創產業、新動能、生物醫藥產業3只主力母基金及多只產業基金,初步形成了產業母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天使創投基金全鏈條基金體系。
“今年3月,天津濱海高新區生物醫藥母基金已完成注冊設立,進一步從金融賦能的角度幫助濱海高新區補齊生物醫藥創新要素,加大生物醫藥產業培育力度。”天津海河產業基金副總經理趙金峰表示。
除了金融資源之外,平臺資源對于促進產業發展也必不可少。天津濱海高新區生物醫藥局對外發布了濱海高新區細胞基因產業首批“十大產業發展平臺”?!笆螽a業發展平臺”聚焦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治療轉化應用研究的各關鍵環節,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上下游結合的細胞與基因治療“轉化鏈”,打造“研發+轉化+生產”的全鏈條生態體系,進一步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日前,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的《2022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顯示,天津濱海高新區環境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合作競爭力5個單項競爭力全面提升,排名全國第7,再創歷史新高。
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韓林表示,下一步,天津濱海高新區將堅持“黨建引領 共同締造”,全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要素豐富、產業鏈條完善的生物醫藥聚集地與行業制高點。